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

​某公司分拣包装线方案

客户需求:

将不同订单的产品快速分拣出来进行包装来提高生产效率

包装线作业流程:

• 员工将产品从喷塑架取下放在初选工作台

• 初选工作台装有电缸带动相机,自动对产品对焦识别

• 识别出产品将产品后,操作屏上会显示产品放置流水线的编号。同时,对应的 带流水线的移动门会打开,三色灯闪烁提示,引导员工把产品放入对应的流水线

• 皮带线上方装有相机,对放入的产品进行复检。

• 产品复检合格后,皮带线流水线运行至包装区域;复检不合格,皮带线停止运    行,三色灯报警,提示员工放置错误,重新取出摆放。

分拣包装线-结构图

Snipaste_2023-10-20_13-48-12.jpg

双层皮带线

Snipaste_2023-10-20_13-48-24.jpg

• 皮带线宽度为0.7m,长度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测量。

• 如果贵司场地有限或者想要放置更多产品,可以采用上图的双层皮带线结构。

初次分拣工作台

Snipaste_2023-10-20_13-48-50.jpg

1、钢化玻璃尺寸:2m(L)×0.7m(W)覆盖全产品尺寸

2、伺服电缸上下移动,可自动对焦,覆盖全产品尺寸

流水线开门机构和复检机构

Snipaste_2023-10-20_13-49-04.jpg

• 移动门:0.65m(L)×0.3m(W)

• 相机识别产品后,对应流水线的门自动打开

皮带线

Snipaste_2023-10-20_13-49-26.jpg

• 皮带输送线:实际测量×0.7m(W)×0.75m(H)

• 地脚最大调节高度:50mm

初次分拣-视觉检测方法

Snipaste_2023-10-20_13-49-45.jpg

灯光组发出的灯光,由底部向上照射经过工件后,由上部的视觉相机进行图像采集,形成光形成像效果,使用工控机连接相机捕捉图像,并分析出工件轮廓、表面色差等检测点。

为配合检测所需要的汽缸动作等,使用PLC进行控制,工控机与PLC间进行数据交换检测前首先使用样本工件,进行标准点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保存至计算机中。

检测中对待检测的产品数据进行采集,并与计算机中保存的数据进行比对,将比对完后的测试工件类型输出到相应的下位机和执行元件。 

流水线复检过程

Snipaste_2023-10-20_13-50-06.jpg


测试界面样本

Snipaste_2023-10-20_13-50-15.jpg

检测原理

Snipaste_2023-10-20_13-50-19.jpg


对相似产品的处理

由于相机检测具有局限性:对色差相近或者外形仅有细微差别的产品无法百分百检测,这时需要人工确认:

• 员工将产品放入初检台检测,相机识别后比对后,发现该产品存在色差相近产品。

• 操作屏上会将该产品相近的型号显示在触摸屏上,比如白色或灰白,需要人工进行点击确认。

• 人工确认后触摸屏显示放置流水线的编号,相应流水线开门、三色灯提示。

• 该产品复检也需要确认,或者不需要复检。

上一条:P-MES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下一条: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