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全球化竞争格局下,智能制造转型和自主创新压力加剧,传统 PLM 软件无法满足智能制造转型需求,缺乏对正向设计和系统工程的支持,缺乏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融合应用。PLM 软件作为工业知识沉淀管控平台,其自主可控性是我国工业技术的深化创新和高端制造转型升级的安全屏障。为此,需要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国产化 PLM 系统,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应对智能制造背景下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研发、智能管控、质量追溯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推进产品研制模式的变革,既是智能制造技术发展需求,也是国家战略需求。
国外PLM软件厂商,达索、西门子、PTC垄断高端市场,通过并购整合,拓展产品线、探索新领域,在 CAD / CAE / CAM / CAPP / PLM / MOM / SLM 等领域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达索系统在 3DExperience 体验平台中将多学科设计协同能力和传统 PDM 功能融合,三维建模功能采用数据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应用,平台强调产品全生命周期融合打通,数字连续。西门子工业软件强调设计、仿真、制造、服务一体化,虚实融合打通,打造 Teamcenter 数字平台。PTC 通过收购 Onshape 和 ThingWorx 等产品,向云和物联网等方向转型,打造 ThingWorx 物联网平台,在ALM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SLM 服务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布局,为智能产品管理应用提供服务。
国内 PLM 软件厂商,思普、天喻、开目、CAXA、用友等业务集中在 cPDM 领域,主要应用为工程数据管理,侧重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领域,各厂商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覆盖不全,如图 1 所示。索为、神软等 PLM 厂商,重点面向航空航天行业提供典型应用。华天软件产品线全面,拥有三维建模设计 CAD、三维可视化设计 SView、智能制造管理 Inforcenter 三大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业务覆盖需求 - 设计 - 工艺 - 制造 - 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推出了基于三维模型全面贯通的 PLM 整体解决方案。
整体看 PLM 发展趋势,业务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全面融合,技术向平台、云端、生态化发展。国内 PLM 软件厂商在业务覆盖的全面性、功能深度、技术架构的先进性等方面都与国外巨头存在较大差距。多数国产 PLM 系统,缺少与先进设计模式的融合,难以支撑产品创新正向设计。国外 PLM 系统占据国防军工和高端核心装备行业的绝对优势,国内企业遭遇“卡脖子”的风险极高。
上一条:没有了!